知难而进,勇敢进入肿瘤科普之门
医学科普是一项不带商业色彩的公益事业,它要求严谨,融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体,其意义在于医学科普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很多已经发生的疾病也能够通过科普拥有更好的愈后。
作为一名从医三十年的肿瘤科医生,朱陵君深知肿瘤患者所承受的精神与肉体的痛苦、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对于失去生命的忧虑。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肿瘤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从“治未病”的角度为公众传播防癌、抗癌的科普知识。
“万事开头难”,首先要解决的是入门难的问题,在肿瘤防治科普创作之前,她拜读、研究和了解了医学科普创作的基本常识、概念、要求等,边工作边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写作和宣传技巧。2010年8月第一篇肿瘤防治科普文章《肺癌科普知识》在好大夫在线平台推送,这也标志着朱陵君正式走上了肿瘤科普的公益探索之路。
“益”路前行,笃行不怠守初心
不畏难不怕烦,埋头干事而不张扬,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是朱陵君数年如一日的始终不渝的坚守。如何将肿瘤防治科普工作做好、做深、做细、做得更精准、更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回顾、摸索,她慢慢总结并将科普的着力点放在四类受众上,一是高风险人群;二是患者本人;三是患者亲属;四是普通大众。找准受众,让肿瘤科普更精准,也能让肿瘤患者和普通百姓从中更受益。
虽然公众号历经多次改版和更新,从好大夫平台到肿瘤科朱陵君大夫再到君寿康在线、君康科普荟公众号,再到君康科普荟视频号,朱陵君始终坚持仁医从善的初心使命。十四年来,每天在探索中前行,努力中成长,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再到几千人,浏览量不断上升,科普受益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在肿瘤科普的道路上,“益”路向前,奋发有为,真正做到了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聚力抗癌,扩大肿瘤科普的“朋友圈”
众人划浆开大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将肿瘤科普从点到线再到面“扩大化”,形成聚力抗癌的“朋友圈”,从而尽力帮助到更多的肿瘤患者、服务广大百姓,在经过十年的探索和肿瘤科普实践后,朱陵君经过深入思考,于2021年10月17日牵头启动“君康公益行”大型专家义诊活动,并得到了中国肿瘤MDT联盟、江苏省海外联谊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江苏省抗癌协会、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的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此外,全省肿瘤界近20名同行积极参与和鼎力相助,自愿成为君康公益大使,参与到肿瘤科普的行列。
目前,“君康公益行”已经从南京走进泰州、苏州、扬州、宝应、仪征、宜兴等多个市、县(区),通过“线上直播+多学科研讨会”形式,让肿瘤患者、普通百姓和大医名家们实现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
2022年11月25日,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朱陵君担任执行主委。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积极推动江苏肿瘤防治研教康的科普宣传工作,促进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的具体行动。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江苏省肿瘤科普防治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迈出了坚实一步。也将君康公益行与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两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对广大热心公益的医务工作者、媒体、爱心企业也起到积极的集聚和引领作用。为全省肿瘤领域专家携手共进,不断提升科普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朝着医心向党、踔厉奋发、全专结合、医防融合的肿瘤科普防治目标提供了优质平台,为健康江苏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
十五年坚守,小有收获
十五年来,朱陵君不忘初心使命,甘做肿瘤患者和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肿瘤科普服务的经纬度。赢得了多个荣誉,2015年以来,七次被评为中国好大夫,两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拍摄的科普视频被江苏省科协传播中心选送到南京地铁作为公益视频全线播放;科普作品多次被江苏卫视、人民日报江苏客户端、江苏科技报等新闻媒体转载。2021年度荣获由医学家年会颁发的“十大公益人物”,2022年被江苏省科协评为江苏省科普演讲专家,2023年被评为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典赞江苏十大科普人物。
|